古诗词的特点概括

1中国古诗词的特点(中国诗词或者诗文的特点)

1.中国诗词或者诗文的特点

1、诗的特点: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2、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

扩展资料:

诗词的相关书籍:

1、《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2、《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宋词和唐诗均为中国古典诗的艺术高峰。清代所编《全唐诗》是家喻户晓籍,现又新编出《全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全书共五册,荟萃宋代三百年间的词作。

3、《乐府诗集》的文学体裁为乐府歌辞,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

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词

2.中国古诗什么特点

古诗词发展

中国文学自神话传说开始,上下几千年,名篇佳作,浩如烟海。每一时期产生的文字作品和所运用的文学形式都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体现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和风格。格律诗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也不无例外地体现着这一规律。

诗歌产生很早,最早见于《诗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一般也押韵,也可出现转韵现象,再往后发展,诗歌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五言、七言句式,每句字数有了变化,韵律明显,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且平仄也比较讲究。这时期的诗歌无论内容,形式都又达到了新的高度,诗歌艺术趋于成熟,这就是格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文人作格律诗,那是要讲究这些格式的。民间格律诗要写好,要流传下来,的确不易。我们看到了诗歌创作走向成熟,产生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结合得非常好,达到令世人称道的地步。但格律诗多局限在仕途菅海了。文人的彼此唱和。而于民间就不能分享诗歌的艺术美了,本身也就限制了诗歌的发展,格律诗趋向凝重、呆板,这个时期就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唐代。

不可否认,唐代诗歌走向成熟,走向繁荣,自有其必然因素。如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发展。格律诗出现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但是,再往后看,唐后期和唐以后诗歌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总是感到五言、七言又不能更充分更恰切地表达其思想感情了,或是格律诗的形式过于古板,于是,活跃的思想内容就冲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形式,而更趋自由,每句字数或三或五、或七或六或四不等。字数灵活多变,完全看内容的需要,转韵现象更常见,这就成了长短句——词。

唐五代以后,词这一文学形式迅速发展,走向成熟,风格、流派纷呈,终于到宋代达到词发展的高峰,就象满眼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澜。发展到词,并不是舍弃格律诗,只是格律诗的创作,再也不会出现唐代的繁荣了。为什么呢?这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学发展的内律规定的。以后的各个时代继续写格律诗,内中也不乏名篇大作,但总的成就比不上唐代。其中的道理仍然是文学作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一种文学的形式如果不能更恰当地表现其内容,那么这种文学的形式就要变化,变得更贴近生活,更适于表现内容,否则就会以文害意,就要被淘汰。

同样道理,格律诗也要发展,也要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完善,从而走向新的成熟。

“五四”以后,随着新思潮涌现,新诗产生,新诗自由、灵活、追求意象或象征,越来越显出其生命力。此期虽然格律诗不断,但成就平平,包括词在内,都因不便传涌、古板、凝重而失去其发展创新的活力。作格律诗必注意其章法、平仄。填词也挖空心思,必讲究固定格式,如字数、句数、每首段数,这对格律诗和词的发展无疑是个限制。当然,客观上给新诗的创作腾出了空间,但格律诗、词已经面临着在形式上应该且必须有新的突破的时候了。

对任何文学形式,只要适合其内容,适合其体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形式上都可以做新的尝试,正如五言、七言取代四言、六言,长短句盛于格律诗衰落之时一样。今天,不仿我们也可作个尝试,把格律诗、词从形式上继续推向前进,实现新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只要读起来上口、易记、易诵,精炼的几句诗蕴含丰富的内容,我们不仿谈化平仄,韵脚只在四、六押韵,而不必二、四、六押韵。词的发展要更自由、多变,淡化其旧有词牌规则,具体每篇分几段,每段分几句,每句多少字,完全以内容而定。这样做亦即放宽了作格律诗和填词的旧有规则,能更方便、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也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情况了。

3.中国诗词或者诗文的特点

1、诗的特点: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2、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

扩展资料: 诗词的相关书籍: 1、《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2、《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

宋词和唐诗均为中国古典诗的艺术高峰。清代所编《全唐诗》是家喻户晓籍,现又新编出《全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

全书共五册,荟萃宋代三百年间的词作。 3、《乐府诗集》的文学体裁为乐府歌辞,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

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词。

4.古诗词和古诗的特点重点

1、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2、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汉族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汉族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5.古诗的特点是什么(概括)

1)抒情性。

诗歌是真性情的流露,诗歌厌弃一切虚伪和做作。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典《尚书》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

《诗经毛传大序》也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韵律感。这是东方诗歌共有的特点。

在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其实,后世诗歌的发展也大体上走了这样的路。

古人写过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和歌而唱,没有韵律是不行的。而韵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无非就是句式和读音的问题,句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几言诗”,整齐的句式为和谐的韵律奠定的基础,即便是不整齐的“杂言体”,其句式的安排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读音则主要是平仄和压韵的问题:古人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平和仄,平仄相合能够给人以悦耳的感觉,正如今天所说的乐音,反之则是噪音,一句诗中不同的平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于是我们今天读古诗时还能够感受到或高亢、或低回、或婉转、或铿锵的音色,从而品味出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千百年前那活生生的诗情诗味;在平仄的基础上,古诗更点缀以韵脚,越是近体,压韵的要求越严格相同或相似的一个韵母出现在有规律的位置上,为诗歌极大地增强了韵律感,我们今人写诗,句式和平仄可能都因为嫌其烦琐而不太注意了,但压韵往往还是努力追求的,有韵的文体朗读起来有一种神奇的美妙感觉。大家可以随意找几首古诗,大声读一读,会有美的享受的。

(3)含蓄而多意。中国的古诗,讲究从有限中开掘无限,也就是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佳作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那么这“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其成因谈起吧。 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诗歌蕴涵的“意”与表面的“言”所指不一。

“意”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而“言”只是一个媒介或凭借,而在“此”与“彼”、“言”与“意”之间往往存在一架桥梁,借以沟通。

1中国古诗词的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古诗词的特点概括

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作文,我的成长历程

阅读(8005)

我的成长历程 我的成长历程  已渐渐忘却小时那个我了,偶然回首,突然发现那个“我”竟是如此……  依稀的印象,步入幼儿园的前一天,我被爸爸妈妈从外婆家接回来,对

作文

介绍我自己作文,介绍我自己作文

阅读(7959)

介绍我自己作文篇一:自我介绍的作文300字   我叫陈友德,今年九岁了,在坂田小学读 三年级.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一头乌黑的头发,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在

国学

传统文化对联海报,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阅读(7852)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端午的:插艾草清香缕缕飘九州,划龙舟鼓声阵阵传四海。有关描述中国文化的对联笔墨纸砚 点横撇捺写风骨经史子集 文词章句谱春秋横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端午的:插

诗句

形容女孩可爱萌诗句,形容女生可爱的诗词

阅读(7831)

形容女生可爱的诗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国学

苏东坡乐观对联是什么

阅读(7878)

苏轼被贬后他在居住地写的乐观 的对联对联愿意是苏东坡年轻时比较恃才傲物,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个老者为了劝告苏东坡不要太自大,就送了他一本书,苏

诗句

形容仪态美丽的诗句,关于赞美女人美貌的诗

阅读(7647)

关于赞美女人美貌的诗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诗句

形容马平川的诗句,一马平川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7612)

一马平川下一句是什么?一马平川,成语,读作yī mǎ píng chuān,意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出自宋·苏轼《东坡诗·卷二十三·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关于马的诗句和成语和

范文

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精选8篇)

阅读(7815)

青年志愿团在清明节扫墓活动旳策划书怎么写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时间:年4月 日 。   三、活动地点:   四、参加对象:   五、活动准备:   1、花圈(1个)、自制小花材

国学

诗经诵读主持台词,诗歌朗诵会主持词有哪些?

阅读(7863)

诗歌朗诵会主持词有哪些?合::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男:诗歌是我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女:诗歌是我国的文明的精神支柱 男:正是因为有了诗歌,才有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句子

母亲节贺卡祝福语精选,母亲节 的祝福语

阅读(7892)

母亲节 的祝福语1、分享母亲喜悦 也许,在我们这一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