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案例信息技术

小学古诗词信息技术融合课(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1.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古诗以凝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被视为我国文化的瑰宝。

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炼,再加上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中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雨人情感到疏远,这造成了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通过图像、画面、声音、动作的综合运用,展示一幅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

同时因为它具有的可视性、可听性、直观性的优点,而被引进课堂,这无疑使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语文学习也步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它的出现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笔者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就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课前查询诗人和写作背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古诗教学,课前布置学生到网上查询、搜集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大纲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闻官*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诗人的有关资料,学生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从《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等书上找,还有的将资料编辑制作成小卡片。

通过查资料,他们了解到这首诗,作于唐代763年春天,当年杜甫52岁;在公元762年冬季,唐*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失地,叛*头目纷纷投降,第2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相继投降;正流落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万分,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而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古诗的语言是文言文,学生难以理解,而古诗的意境鲜明生动,有很丰富的意蕴。

要想使学生学好古诗,必须借助电教媒体,展现场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欣赏意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绝句》这首古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孩子们很难体会诗句的内涵,想象它的意境。

因而,老师在上课时播放悠扬的轻音乐,幻灯屏幕上映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画中青山绵延起伏、山脚绿水环绕,柔嫩的柳枝,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这时再将一幅两只黄鹂鸣叫的投影片复盖在山水画上,并不时抽动片子,这时学生看到柳枝上突然出现两只黄鹂鸟,在不停地跳动,样子十分活泼可爱,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再让屏幕中的远山脚下,出现一幅“一行白鹭展翅飞向蓝天”的画图,学生会全神贯注地看着画面的变化,那跳跃的黄鹂,飞翔的白鹭,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美丽景色之中,欣赏了诗的意境,很快理解了古诗的内涵,陶醉在优美的声、画、乐意境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这一课时,课前我先用扫描仪将课本上图中长江三峡,小船顺流而下的彩色图片扫下来,还复制了峰峦叠嶂的群山,水流湍急的长江水及两岸苍松翠柏中猿猴啼叫的壮观景色的图片,将它们都输入计算机里。课堂上,我用动画的形式在屏幕中推出一张张彩色图片,同时播放范读录音,并插入切合课文内容的音乐。

这样的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强大的求知欲望,同时,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音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趣。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的形式,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对小学生古诗文学习,有着独特的效果,也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古诗产生浓厚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用音乐和画面帮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 1、画面展示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对六月西湖的景致作了极力渲染描写,表达了内心抑制不住的赞叹之情。学生诵读有声有色,但如何方能入境入情?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投影展示了一幅大写意的国画:十里荷香,画面色彩淡雅渲染,虚实相衬,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2、音乐渲染美 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能够较快地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如:古诗《早发白帝城》,全。

2.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

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体会。 第一,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

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

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炼,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潘文老师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他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潘老师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理解诗意时,潘老师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室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

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我谈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的优势。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山青青》导入环节,利用课件显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图,同时配乐。多媒体的使用完全把学生带到了景色宜人的地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有利于增加学生获取的知识量,并能长时间保持记忆。传统语文教学教师在板书重要内容时,要占用大量时间。

如《五花山》第四自然段描写秋天的美景,是学生重点赏析的段落,利用课件或展台可以直接展示讲解这段,省时省力。此外,多媒体利用图、文、声、动并茂的特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多媒体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是什么》了解到水的变化过程,作用和危害,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生在学习《小树谣》一致得出:要爱护身边的树木花草,那么它们都有什么习性呢?怎么爱护,怎么照顾它们呢?学生都可以自主查找学习。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忽略了教师主导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育资源网》中找到有关教学视频,就直接播放使用。由于没有对视频精选,截取适合学生的重点片段,学生在学习后,小组讨论交流,也没有及时点拨,课堂上“放任自流”,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2.脱离文本,教师把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 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后,有些教师由于课件制作不够娴熟,往往把很多精力放在多媒体课件演示设计上。

而在教材上所下的功夫就少了,无形中课本被丢到一边,学生的眼睛盯着的不是课本,而是多媒体投影。一节课后学生课本上是“白茫茫一片”,没有任何记录。

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是朗读训练和生字书写,以及通过朗读感悟所得到的情感熏陶,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我们要备教具,备学生,备文本,而制作课件只是设计教学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也不可能代替文本。

3.语文课堂出现滥用多媒体现象。例如:我教学一年级语文,前段时间每节语文课都有“丰富多彩”的课件,低年级的学生活泼爱动,立刻被绚丽的图片吸引了眼球,气氛非常活跃,但实际上忽略了文本真正内涵的、需要学生用心体会和思考的东西,最终学习目标并没有达到,课堂效率低下。

那么怎样做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呢?1.利用多媒体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重点,解答疑点。语文是让学生富有个性化地感悟、欣赏、评价语言艺术的过程。

例如:《山青青》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是教学重点,在学习这一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后,播放春天青山绿水鸟儿欢唱,树叶碧绿,花开盈盈,田里禾壮苗青,配上音乐《春水》,学生不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再联系诗歌内容,激发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伴着这样的画面再来读诗歌,学生声情并茂,很快背诵了诗歌。

多媒体的使用尤其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使学生在欣赏美景,融情于景,兴致盎然地朗读课文后,很快将内容熟记于心,突破了重点,实现了教学目标。例如:“(短短的)尾巴 ”和“(透明的)翅膀”,学生将这两个短语混淆不清,这时多媒体显示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学生顿时明白了原来是“透明的翅膀”;图片显示猪的尾巴,学生立刻明白了原来是“短短的尾巴”。

多媒体教学解答了疑点,使学生豁然开朗。2.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突破难点。

小学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他们更深入、更快捷地去掌握它。

如在教学《我是什么》,水的变化过程:水遇到太阳变成汽,升到空中,又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成为云在空中飘浮着,遇到冷风变成雨,雹子,雪。这一变化过程较为复杂抽象,教师通过flash动画,配上合适的音响效果,将这一过程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惊叹“小水滴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并辅助于板书,学生一目了然,并且熟记于心。

再如:形近字,易错字,同音字,教师通过flash动画,设计摘苹果,炸汽球,找朋友,放鞭炮等小游戏,学生顿时积极性高涨,很快突破了难点。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突破难点。

总之,教师要掌控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服务,应用一种新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使。

4.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语文本来是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但是,应试教育却使学生感到语文索然无味,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我在教学《望洞庭》一课时,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在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刘禹锡行经洞庭湖,被这样一幅美景迷住了。

此时,电脑屏幕上相机展现如下画面,音箱里同时传出优美动听的配乐朗诵:“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湖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多么像那银盆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画面,舒缓流畅的音乐、满怀激情的解说相互揉合在一起,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洞庭湖的美景。

诗中蕴含的美,变得那么鲜明、具体。接着,教者请学生把书合上,在头脑中画画,把洞庭湖的美景画出来。

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我在蓝蓝的天空中画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月亮倒映在水中……”有的说:“我在湖中央画了一座山,山上长满了青青的草……”有的说:“我还在水面加了一点银光。”学生多种感官并用,不知不觉进入了诗的意境,焕发出愉悦的情感……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嘴里边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

“))))”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屏幕出现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上的雷达,蝙蝠嘴变成天线,耳朵变成荧光屏,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便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发明出来的。蝙蝠和雷达两者这一勾连,文本内容一下子成为生活中可见可摸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减轻学生在课文难点处理解的坡度对突出重点有益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文、情、景等审美因素,利用信息技术PPT课件科学的、艺术的进行审美教育,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和自我展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在教学中利用PPT效果让美的情境感染学生。

从而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跨越时空限制;把难以见到的事物适时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大量的多样化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样感官;让创设的特定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摄取较多的审美体验,进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享受语文的审美功能和人文魅力。四、优化过程,提高效果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单调、枯燥。

老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化厌为喜”了。

我时常或下载或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如“摘苹果”“找朋友”等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学得开心,记得也牢。还有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给学生们做出最好的示范。

五、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信息技术对课文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帮助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了解,对课文的理解。

5.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怎样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好奇心与好动性是与生俱来的身心特点,这决定学生很难长时间沉浸于传统的书本教育,在课上很容易出现走神、分心等问题,导致对语文学习效率的下降。

另外,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学科,但学生年龄尚小,很难从单纯的文字之间领悟到文字背后更深刻地思想感情,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了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视频、音频等各方面图文并茂地给学生带来最真实、最贴近课堂主题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带来较为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加强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

多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课件PPT的应用,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举例:①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地图,告诉学生西沙群岛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镇守着我国南方海域。

再播放相关西沙群岛的宣传视频,使学生从直观上对西沙群岛有一个大致概念。最后,进行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②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多媒体可以有效放大学生声音,让那些声音较小的学生不至于因声音小而羞于回答问题。在学生朗读期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多张有关朗读期间的照片,使朗朗书声与照片相互呼应,烘托课堂氛围;③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导学生多进行美词佳句,日常阅读中一定要注重积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互联网上针对性的搜索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美词佳句,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全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2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的艺术是在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有效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重的心理特点,可以针对性地在课前播放一些有关课堂内容的动画短片,激发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

举例说明,学习古诗《静夜思》,正式上课前,先利用动画将李白的形象展现出来,然后询问学生,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仙”之名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再给出一系列PPT幻灯片来介绍李白的生平,随后通过一些小故事,比如“铁杵磨成针”、“力士脱靴”等一系列故事来引起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最后,将《静夜思》的动态视频展示出来,配合网络上下载的有声朗读,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了一种夜深人静思亲思乡的画面。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上课的专注度,课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简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 现如今学生有一种通病,便是学习刻苦的同学一般会选择将教师的板书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但这种记笔记的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记笔记的同时学生会忽视教师所讲的内容,只知道埋头苦记,易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的下降;反之,头脑比较聪明的同学往往会忽视笔记的作用,自认为可以凭借记忆力直接记住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然而事后往往又会忘记课堂内容。这些同学由于没有笔记的存在,遗忘后很难回忆起教学内容,导致成绩不稳定。

而信息技术可以将相关的笔记保存下来拷贝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认真地听课,跟上教师的思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具体的笔记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或者从校园网站上下载,从而减少笔记的时间。 此外,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的布置都可以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优化。

时至今日,大部分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网络,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申请自己的邮箱地址。

随后在新课程进行之前,教师可将预习资料或者课文背景资料等学习内容发至公共邮箱。学生进入指定邮箱进行下载,按教师要求在家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课后复习时,教师可以将复习资料与复习任务发至公共邮箱,便于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习。学生向教师提问不懂的问题是有效提高成绩的方法之一,可实际情况下,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向教师提出问题。

信息化的网络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高效学习。 4结语 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并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与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

6.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作为教师,教会学生求知是义 不容辞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 者转型为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已经不是 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他能否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今天就必须会使用现代信 息技术,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 结合进行阐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中的一个部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层意思:①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②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 段,也是“整合”好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始阶段,可 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多大区别,但实质上二者很不相同。

二者不是谁辅助谁的关系,而是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现代 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 现代信息技术。

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 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 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 “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首先必须明确 二者整合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目的是实现语文教 学目标。

我们不能为整合而整合。整合是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目 -1- 标才是我们的目的。

整合,一是要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不要生硬的使用网络技术,使其简单的混合在一起;二是要达到 好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换一种展示的方式,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 效果。既然是手段,应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和 风格,而不是搞成千篇一律的东西,因此在开展课程整合研究与 实验的时候,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特色和风格、教师 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那么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呢?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首先应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 现代教育理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 习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走 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 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学会思维,学会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 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 中---就像“黑板”和“粉笔”二者完全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一 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完美的 使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

很 难想象不能熟练使用黑板和粉笔的语文教师能胜任传统的语文 教学,同样,很难想象不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能 够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 -2- 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此外,教师在美 术、音乐等方面也应有不俗的修养。 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 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

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 库。为了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方便学生交流,可以创建网上论坛。

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 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 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教学目的 而滥用信息技术, 忽视了教师个体形象, 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仅无益于语文教学, 反而有害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篇章怎么写,怎么读,怎么领会,都 要倾注教师的心血和智慧, 要靠教师的引导。 现在的一些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师甚至从头到尾不写一个字,不读一句书, 全部让计算机代替。

这样的课是不太适合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播 的,它过分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忽视了师生教学活动中 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课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征。要使信 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语 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 合,自然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 表演,都是不可取的。

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 -3- 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 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

因为信息技 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 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在目前 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

7.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心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

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再如讲授第十册中的《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意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

我们的地球多美呀!再用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被乱砍滥伐,山上一片荒芜。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

再如,在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

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如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

有的说:“大王在摸胡须,好像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

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手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

’说明。

8.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中,研究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应用,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显得极其重要。

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即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以多样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瓶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活学习思维;利用创新的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应用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它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教学要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培养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核心领域中的应用也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实践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进行各种语文教学的有益尝试、探索,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迅速普及和提高,语文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时代,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宽广途径。

1,、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 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创造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取代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语文教学再不是填鸭式满堂灌,语文课堂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热情,甚至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个别化教学,在一种创造性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春》一课时,首先利用声、情、图、文并茂的录音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欣赏课文录音并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以录音教学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中走入春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情趣,更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接着我又利用投影、计算机动画并配上音乐效果等制作展示一幅幅春天的图画,让学生在一种有效的情境中走入朱自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让学生在一种极具形象的感官中获得对春的体验,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以较好的教学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多样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瓶颈。 传统语文教学有它良好有效的一面,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迫切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介入到语文教学中来。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也改变了语文教学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使以投影、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为主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成为常态,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语文的课堂真正变成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师成了课堂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了知识的获得者、建构者,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的蓬勃发展,教师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利用多种计算机语言组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动态三维模型,利用它们之间的关联编写教学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器以主动探索的方式学习,从而在与外界交互的活动中获得与建构新的知识,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

例如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利用幻灯片、动画、动态三维模型演示云层的变化过程及天气变化状况,就让学生对如何看云识天气有了直观而形象的理解,我再配以通俗的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便迎图而解了。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一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文本资料,补充文本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从而让学生自如运用各种声像信息,有效突破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突破。

3、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活学习思维。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教学的资源更丰富、教学的形式更多样,教学的。

9.小学语文教学怎样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促进了儿童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得课件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或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有所不同。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学习的途径和内容,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传统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信息技术是教师的极佳的演示工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发展,只靠短暂教育而获得的成果,那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俗话说“慢功出细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在过程中考究,结果才会真的完美。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从而使教与学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文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难,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插入了大量意境高雅的风景画和中国风画面,并结合古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陶醉于美丽的画面之中,还把这一节课要掌握的内容用课件井井有条地编排了出来。“知音”是主旋律,课堂开始,伴随泰山峨峨、江河洋洋等优美词语的韵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体会诗情画意,为后文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等语句作了铺垫。学生根据我制作的课件,很快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热爱音乐、志同道合、情操高尚的真挚情感。最后,感受伯牙闻噩耗、绝琴弦的特殊情怀,从知音的高度理解伯牙的特殊作法,就是对知音、对朋友的最高境界。从头到尾,“知音”这一个主题贯通其间,成为理解全文的情感线,甚至是主旋律,学生在学的时候特感新鲜,学得特别充实、愉快。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融会贯通

现在,我们要获取、传递信息,除了通过听讲、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途径外,还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实现,就连我们现在上语文也不例外。借助它们,我们还可以更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利用信息,开展写作、绘画、设计等各种创造性生活。所以,我认为把“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务实风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可以形成高效课堂。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课件,在“先学”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搜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从他看到的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随意的乱扔垃圾、乱排废气、乱砍滥伐,使地球受到破坏,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在“当堂训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体验到了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再通过一系列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结合,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知道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学会了创意表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轻松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众所周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由于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实验起来还有很多的不足,要想真正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语文课堂,还需要老师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小学古诗词信息技术融合课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小学古诗词教学案例信息技术

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作文,我的成长历程

阅读(8005)

我的成长历程 我的成长历程  已渐渐忘却小时那个我了,偶然回首,突然发现那个“我”竟是如此……  依稀的印象,步入幼儿园的前一天,我被爸爸妈妈从外婆家接回来,对

作文

介绍我自己作文,介绍我自己作文

阅读(7960)

介绍我自己作文篇一:自我介绍的作文300字   我叫陈友德,今年九岁了,在坂田小学读 三年级.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一头乌黑的头发,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在

国学

传统文化对联海报,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阅读(7852)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端午的:插艾草清香缕缕飘九州,划龙舟鼓声阵阵传四海。有关描述中国文化的对联笔墨纸砚 点横撇捺写风骨经史子集 文词章句谱春秋横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端午的:插

诗句

形容女孩可爱萌诗句,形容女生可爱的诗词

阅读(7831)

形容女生可爱的诗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国学

苏东坡乐观对联是什么

阅读(7879)

苏轼被贬后他在居住地写的乐观 的对联对联愿意是苏东坡年轻时比较恃才傲物,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个老者为了劝告苏东坡不要太自大,就送了他一本书,苏

诗句

形容仪态美丽的诗句,关于赞美女人美貌的诗

阅读(7647)

关于赞美女人美貌的诗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诗句

形容马平川的诗句,一马平川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7612)

一马平川下一句是什么?一马平川,成语,读作yī mǎ píng chuān,意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出自宋·苏轼《东坡诗·卷二十三·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关于马的诗句和成语和

范文

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精选8篇)

阅读(7815)

青年志愿团在清明节扫墓活动旳策划书怎么写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时间:年4月 日 。   三、活动地点:   四、参加对象:   五、活动准备:   1、花圈(1个)、自制小花材

国学

诗经诵读主持台词,诗歌朗诵会主持词有哪些?

阅读(7863)

诗歌朗诵会主持词有哪些?合::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男:诗歌是我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女:诗歌是我国的文明的精神支柱 男:正是因为有了诗歌,才有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句子

母亲节贺卡祝福语精选,母亲节 的祝福语

阅读(7892)

母亲节 的祝福语1、分享母亲喜悦 也许,在我们这一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